大二的学生会工作总结
一学年下来的体会是很多的,首先肯定的是无论做得怎么样、有多么的辛苦,只要用心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所获得。废话就不多说了下面就三个方面稍微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计划应该要完善
简单地拿一个活动来说,要搞一个活动,先要确定好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群等。策划书是应该要写的,但是没有必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策划书上,活动好不好看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策划书。报主席团通过之后,其实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首先是宣传:学校的宣传无外乎是海报、横幅、日新网公告。再者是活动的准备与流程的策划:关注一下天气(这一点对于户外的活动尤其重要,IT部曾经的义诊活动就因为南昌的特殊天气几次搁浅);场地的联系与布置方法(有的场地是几乎无限制使用的,但是有的地段如教学路在没有相关部门批的时候是不能搞活动的。);人员的工作安排以及活动的具体时间(工作安排是个操作性很强的项目,因为无论实现你的准备是多么的充分,到了现场都会有无限的可能,可能会出现很多预料不到的事情和与预期不相符合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依靠实际经验来解决问题了);另外就是收尾一个活动(一般来说带有比赛性质的活动最终应该要有一个合适规模的颁奖仪式,什么事情都应该要善始善终,活动也应该是一样的)。这是我概念中简化的一个活动的基本流程,当然如果有比较广的人脉的话可以适当邀请一些外援(适当的时候当然还包括领导,虽然我个人比较讨厌活动中去邀请某某领导:一是领导很忙;二是学生活动没必要搞得跟行政活动一样),毕竟我们部门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和软件、信息等学院某些杰出的同学建立一定联系对活动的开展自然石很有裨益的(当然还有一些技术社团)。除此之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赞助的问题,我感觉这届学生会的外联部的同学是很优秀的,为学院的互动募集到了一笔笔可观的赞助。对于和我们部门相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考虑到通过外联部的同僚们,更好的其实应该是靠我们自己,一方面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计划性思考更健壮。
部门应该像团队
在学生会两年,直言不讳地说学生工作中有这么一个恶性循环:大一的小朋友刚来学校什么也不懂,随随便便一句“去了可以加学分……”就可以在学年初期“唬”住一大批“稚嫩”的Freshman;渐渐地Greenhands们发现学分这个东西过于飘逸,进而失去了对学分的希望,于是乎通知的格式由以“学分”为关键字换成了以“不去后果自负……”为结束语,此招刚出多多少少可以“镇”住不少比较“老实”的同学,几乎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学生干部和学生干事之间的关系开始激化,一旦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就可能产生或大或小的冲突;接下来通知的格式就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了,但是即使这样每次部长能够招来同学的数量也在与学期的进行时间成反比,到最后部长们都会感叹“终于熬到学期结束了……”
以上表述中可能含有夸大和偏激的部分,但总体来说是为了表现出部长与干事之间特殊而微妙的关系:同样是学生,同样在学生会,但“部长”与“干事”多少给人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我个人感觉一个部门应该要像一个团队一样,而不是真正地就是一个“部门”:有事的时候召唤干事,没事的时候形同陌路人。我并不是夸耀我们IT部有多么多么的突出,只是说我们至少每周都有一个非工作的交流时间——每周的技术培训,多则两到三个小时少则一到两个小时的讲座与交流或许不能让大家建立形同室友的亲密关系,但是至少可以让大家不是彼此陌生,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周末我们部门可以说是搞了本学年的最后一个活动“下社区义诊”的活动(除了特殊情况的同学外全都到齐,包括新闻部同僚实到17人),整个活动过程没有发过任何的带有强制性字眼的通知,早上从学校出发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是十分的欣慰的,毕竟这已经临近期末了。
部门应该像个团队一样来带,只有队员们能从你这里有所获得才会跟着你,单纯地通过有限的限制力去强制绝不是长远之计,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很浅显的例子如果你在一个企业,老板不能给你发薪水,或者发的薪水和你所做的事情相去甚远你还会在那里待着么?我想思想正常的人应该是不会的吧。在学校里参加任何一个组织或者社团无非就是想获得知识或者经验或者锻炼能力,这里的“老板”不能给“员工”物质上的“薪水”,但是如果你能让你的“员工”有能力上的“薪水”或者知识上的“薪水”,相信你的员工应该会有所选择。我比较喜欢余世维老师关于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看法:前面说的只是一点关于处理“员工”与“老板”的关系的内容,无论是部门还是团队最重要的是能够把事情做好,部门与团队最大的区别就是部门往往是有一两个人来思考方案然后下达行动指令,而团队是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共同决定方针在一同付诸努力。当然很多时候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实却会南辕北辙,这点我会在最后面再说一下。
自己应当多充电
谈到学习、充电,可能脑子里会充斥着课本,专业知识,或者是网络,教程云云。其实不然,充电应该是给自己特别不足的地方短期性地针对性补足,虽然在21实际流行的“快餐文化”有诸多的弊端,但是其速成部分的理念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和运用的。短期内总结一下之前的工作,看看哪里有不足,不足主要是因为什么导致的,如果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技能不够应该尽快出计划看能否短期弥补,如果不能短期弥补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补足学习规划。
可能我解释得有些飘逸,说的具体一点,我曾经到威客去接了一个任务(威客是这么一个平台:这里有雇主给出任务和报酬,可以由任何人接下并完成,雇主会选择其中最优的人作为中标者支付薪酬),内容是用asp速度开发一个商品分发平台,限时一天多一点,报酬是2000人民币。我花了大概17个小时完成了任务,但是当我和雇主取得联系的时候得知已经有人先做完了,而当我去翻工作记录的时候发现原来那个中标者采用了一个很好的战术:在东西做了一半的时候就联系雇主,给雇主看Dome演示,完了之后雇主
提出了第一手修改意见,而这个时候我还在闭门造车,等到我自己搞出来的时候别人早早地交出了让雇主满意的答卷。我看中标者的作品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样式上都要比我的好得多。通过这个事件我还反省了我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我一般习惯给学校做东西,所以作出来的东西只注重功能而不太注意美观,所以即使中标者没有采用“战术”或许就因为我做的东西粗糙的外观也很有可能是我失败。
说到这里貌似充电应该换成反省了,呵呵,其实我感觉都差不多,因为只有反省后的充电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目标看到什么就学什么会导致很多知识白白地断送了。用IT行业的话说是性价比不高。
先粗略地谈这么三点吧,接下来想说说比较失败的地方,整个部门我感觉原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原定的计划都搁浅了。客观上我认为我们交大还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条件,换言之就是很大一部分同学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一种层次,这从我和其他不少学校的同学的交流当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主观上我个人的安排过多过乱,想践行的计划太多,导致了很多计划虎头蛇尾,这是我非常大的失误。
最后再废话一两句:有人说学校像个小社会,根据我的经历感觉这个比喻十分之恰当,虽然相对于社会的格局显得十分稚嫩但是已经足够有去锻炼的价值。在学校社团就像是企业、学生会就有点像行政部门:其中搞得相对好的社团有点像潜力企业,有学校扶持的社团有点像国有企业;小学院的学生会有点像县市行政单位、大学院的学生会有点像省会行政单位。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通过头脑思考的付出就会有所得,而且往往所得时超越正比的。(很恶俗的总-分-总结构)
此文很有价值哈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