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学生会工作总结

一学年下来,我有很多体会。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工作做得如何、过程有多么辛苦,只要用心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废话不多说,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计划应该要完善

简单拿一个活动来说,要开展一个活动,首先要确定好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群等要素。策划书是需要撰写的,但不必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策划书上,毕竟活动的好坏最终要看实际效果,而非仅仅看策划书。在报主席团通过之后,其实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首先是宣传,学校里的宣传通常就是海报、横幅、日新网公告等方式。

再者是活动的准备与流程的策划:

  • 要关注天气状况(这对于户外的活动尤其重要,就像 IT 部曾经的义诊活动,因为南昌特殊的天气而几次搁浅);
  • 要做好场地的联系与布置(有的场地几乎可以无限制使用,但像教学路这样的地段,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是不能开展活动的);
  • 人员的工作安排以及活动的具体时间也很重要(工作安排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项目,因为无论前期准备多么充分,到了现场都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与预期不符,这时就需要凭借实际经验来解决问题);
  • 另外,活动结束后的收尾工作也不能忽视(一般来说,带有比赛性质的活动最终应该举办一个合适规模的颁奖仪式,凡事都应该善始善终,活动也不例外)。

这是我所认为的一个活动的基本流程。当然,如果有比较广的人脉,可以适当邀请一些外援(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包括领导,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在活动中邀请领导,一是领导通常很忙,二是学生活动没必要搞得像行政活动那样)。毕竟我们部门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部门,与软件、信息等学院的一些优秀同学建立联系,对活动开展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和一些技术社团建立联系也不错)。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是赞助问题。我觉得这届学生会的外联部同学很优秀,为学院的活动募集到了一笔笔可观的赞助。对于和我们部门相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考虑通过外联部的同学帮忙,更好的办法其实是靠我们自己,这样一方面能锻炼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自己在做计划时考虑得更加周全。

二、部门应该像团队

在学生会待了两年,我直言不讳地说,学生工作中存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大一的新同学刚入学,什么都不懂,随便一句“参加可以加学分……”就能在学年初期吸引一大批“稚嫩”的新生;渐渐地,新生们发现学分这个东西并不那么容易拿到,进而对学分失去期望,于是通知的重点就从“学分”变成了以“不去后果自负……”作为结束语。这种方式刚开始还能“镇住”一些比较“老实”的同学,但差不多从这个时候开始,学生干部和学生干事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如果没有恰当处理,就可能产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之后通知的方式就会变得五花八门,但即便如此,每次部长能招来的同学数量也会随着学期的推进而逐渐减少,到最后部长们都会感叹“终于熬到学期结束了……”

以上说法可能有些夸大和偏激,但总体是为了表现出部长与干事之间那种特殊而微妙的关系。大家同样是学生,同在学生会,但“部长”和“干事”总给人一种上下级的感觉。我个人认为,一个部门应该像一个团队,而不是仅仅是一个“部门”,不能有事的时候才召集干事,没事的时候就形同陌路。我不是在夸赞我们 IT 部有多出色,只是说我们至少每周都有一段非工作的交流时间——每周的技术培训,多则两到三个小时,少则一到两个小时的讲座和交流,或许不能让大家像室友那样亲密无间,但至少可以让大家彼此不再陌生。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周末我们部门举办了本学年的最后一个活动——“下社区义诊”(除特殊情况外,所有同学都参加了,包括新闻部的同事,实到 17 人),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发出任何带有强制性字眼的通知,早上从学校出发时,我心里特别欣慰,毕竟已经临近期末了。

部门应该像团队一样来管理,只有成员们能从你这里有所收获,他们才会跟着你,单纯依靠有限的强制手段绝不是长久之计,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企业里,如果老板不能给你发薪水,或者薪水与你的付出相差甚远,你还会留在那里吗?我想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的。在学校里参加任何组织或社团,大家无非是想获取知识、经验或锻炼能力,这里的“老板”不能给“员工”物质上的“薪水”,但如果你能给“员工”带来能力或知识上的“薪水”,相信大家会做出选择。我比较认同余世维老师关于团队管理与激励的观点:前面说的只是关于处理“员工”与“老板”关系的部分内容,无论是部门还是团队,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部门和团队最大的区别在于,部门往往是由一两个人制定方案并下达行动指令,而团队是大家共同出谋划策、一起付诸努力。当然,很多时候想法虽好,但实际情况可能会事与愿违,这点我会在后面再说。

三、自己应当多充电

谈到学习、充电,大家可能首先想到课本、专业知识、网络教程等。但其实不然,充电应该是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短期的、有针对性的补充。虽然 21 世纪流行的“快餐文化”有很多弊端,但其中速成部分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短期内总结一下之前的工作,看看哪里存在不足,分析导致不足的原因,如果是自身能力或技能不够,应尽快制定计划看能否短期弥补,如果不能短期弥补,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规划。

或许我的解释有些抽象,具体来说,我曾经在威客平台接了一个任务(威客是一个平台,雇主在上面发布任务和报酬,任何人都可以接下并完成,雇主会选择最优者作为中标者并支付薪酬),任务是用 ASP 快速开发一个商品分发平台,限时一天多一点,报酬是 2000 元人民币。我花了约 17 个小时完成任务,当我联系雇主时,发现已经有人完成了。查看工作记录后,我发现中标者采用了一个很好的策略:在完成一半的时候就联系雇主,给雇主展示 Demo 演示,然后雇主提出修改意见,而那时我还在埋头苦干,等我完成时,别人早已交出令雇主满意的答卷。而且我发现中标者的作品无论在功能还是样式上都比我的好得多。通过这个事件,我还反思出自己的一个严重错误:我习惯为学校做项目,只注重功能而不太注重美观,所以即便中标者不采用这种“策略”,或许仅仅因为我作品粗糙的外观,我也可能会失败。

说到这里,好像“充电”应该改为“反省”了,呵呵,其实我觉得两者差不多,因为只有经过反省的充电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目标,看到什么学什么,会浪费很多知识,用 IT 行业的话来说,就是性价比不高。

四、不足之处

先大致谈以上三点,接下来我想说说比较失败的地方。我觉得整个部门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很多原定计划都未能实现。客观上,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同学还不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换句话说,很大一部分同学的认知水平还未达到一定层次,这是我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时深切体会到的;主观上,我个人的安排过多过乱,想要实施的计划太多,导致很多计划虎头蛇尾,这是我很大的失误。

五、最后的总结

最后再啰嗦一两句:有人说学校像个小社会,根据我的经历,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恰当。虽然与真正的社会相比,它显得还很稚嫩,但已经有足够的锻炼价值。在学校里,社团就像企业,学生会有点像行政部门:其中做得好的社团像潜力企业,有学校扶持的社团像国有企业;小学院的学生会像县市行政单位,大学院的学生会像省会行政单位。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付出了思考,就会有所收获,而且往往收获会超出预期。(典型的总 - 分 - 总结构)


相关文章

发表新评论
仅有 1 条评论
  1. LIGHT

    此文很有价值哈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主题了。。。

    LIGHT 回复